海安市党建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组工文化 >> 修养指南
诸葛亮淡泊明志


【信息时间:2012/3/21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诸葛亮(181234),宇孔明,琅邪(今山东临沂)人,三国时蜀汉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民不聊生。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一起投奔荆州牧刘表。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言而不能纳”,没有四方之志。诸葛亮遂“躬耕于南阳”,过起“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淡泊生活。

诺葛亮喜欢吟谓《梁父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以兴微继绝克复为己任”,利用一切条件和人事关系,了解形势,探讨弭乱的方略,因此人称他“卧龙”。

后来,诺葛亮经徐庶推荐,受知于刘备,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根据他的策略,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荆、益二州,建立蜀汉政权。

刘备去世后,为了实现“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远大志向,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后主刘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多有建树。

诸葛亮在蜀地位很高,后主事之如父。但他要求自己非常严格,尤其在生活方面,淡泊俭朴,堪称模范。他在《诚子书》中曾经这样谆谆教导他的子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诺葛壳认为,君子的操行,应当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来修养自己,应当用节俭的行动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高清,不排除外界的干扰就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他不仅这样说,也这样来要求自己。诸葛亮死前,曾上书刘禅说,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物,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

“臣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后诸葛亮在军中积劳成疾而死,家中余财悉“如其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