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工 作 要 点
2020年我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按照省委组织部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南通市委组织部江海党建“四大工程”和市委“提升基层组织力工程”要求,以抓牢党员教育为重点,以强化党建宣传为根本,以提升学用效果为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抓好政治建设为根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利用“海陵先锋”全媒体党员教育平台,推动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系统学习,全面准确领会其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创新学习宣传形式,依托信息化平台在线开展答题闯关、征文交流、摄影大赛等互动性、参与性强的趣味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帮助基层党员干部学深悟透把握内涵,入脑入心凝聚力量。
二、以提升学用实效为目标,积极培育学用工作亮点
2.抓好“固定学习日”“集中播放月”制度落实。立足基层实际每月编制远程教育“学用清单”,系统性、针对性设置必学、选学内容。组建“送教上门”志愿者队伍,将集中学和分散学、规模学和个性学有机结合,线上线下同步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学用活动。主动服务“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研讨活动,做好舆论氛围营造,激扬干事创业热情。加强学习考核督查,通过暗访抽查、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学习成效。
3.创新开展特色学用活动。加强学用工作联系指导,结合春耕、秋收、七一、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统筹开展远教惠民、远教富民、远教扶智等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学用活动。联合农业农村、商务、供销等职能部门,持续推进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服务工作,引导大学生村官、终端站点管理员、学用标兵利用信息化手段直接服务农村经济建设中心工作。深入推广“远教电商致富共同体”工作法,依托基层远教终端接收站点打造农副(农特)产品“电商”平台,实现“一站多能”,放大学用实效。
三、以满足学习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优质教育资源
4.加强内容策划,持续创作本土“微课件”。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主题,自主创作“不凡·韶华”系列微视频专辑,集中宣传8-10名“身边的党员标兵”,向党的99岁生日献礼,向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日日夜夜坚守与奋战在海安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致敬。每月通过《党建之窗》栏目播出,年底汇编成册,作为微党课教材下发基层。
5.注重资源整合,举办首届党员教育全媒体作品创作大赛。在先后成功举办三届党员教育微视频大赛的基础上,突破传统题材限制,拓宽内容创作范围,从单一视频类向全媒体扩展,鼓励基层党组织通过音视频、图文、H5等多种形式创作全媒体作品,丰富远教学习内容,集中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敢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6.提高制作质量,加大精品课件开发力度。积极申报《记忆100》《江苏工匠》等省、南通年度重点制片项目,更加注重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在上下联动中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坚持项目化推动精品课件摄制工作,充分发挥区镇、融媒体中心等单位资源优势,积极适应新媒体新平台传播规律,在“短、平、快”的微视频创作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制作出一批既充分展现“海纳百川、创新争先”的新时期海安精神,又让普通党员可学可悟可鉴的精品课件。
四、以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为要求,优化升级远程教育平台
7.升级“海陵先锋”党员教育全媒体平台。做强做精“海陵先锋”品牌,进一步提高“海陵先锋”网站、《党建之窗》电视栏目、《党员微故事》电台节目等本土平台开发水平,及时推送党建信息、远教动态和相关课件,形成点播频道、电视栏目、电台节目、网上党支部等为一体的党员教育全媒体一体化平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8.推广运用各级信息化平台。构建“党务+政务+服务”网络阵地,加大“共产党员”“江苏先锋”“江海先锋”等各级党建信息化平台推广力度,组织广大基层积极参与各类在线学习活动,推进全市党员教育信息化联盟建设,实现各地各级党员教育信息化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同频共振。
9.实施打造“远教e课堂”重点创新项目。继续深化“互联网+党建”应用成果,围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章党规,立足基层实际和党员干部特点,分层分类开展形势政策、群众工作、业务能力等专题培训,录制“海陵先锋·远教e课堂”系列视频课件,统筹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协调发展,实现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五、以夯实基础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远程教育质量
10.提升远教站点规范化水平。继续推进站点规范化建设,全面更换“老旧坏损”终端设备。从基础建设、人员队伍、学习组织、学用效果等方面,结合日常运行情况和年度考核结果,对终端站点进行星级评定,实行动态管理,打造“星站联盟”。加大远程教育站点纵向延伸,建立驻外流动党员联合党委延伸站点,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远教站点全覆盖。
11.建强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建立业务骨干常态化培训机制,开展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新任管理员培训、风采展示大赛等交流活动,全面提升全市远程教育骨干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对基层站点的联系指导,深入推广“四不两直”调研方式,坚持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有机结合,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督促基层站点改进工作作风,确保站点学用工作有序推进。
12.建立健全党建新闻报送机制。举办党建新闻信息采编业务培训班,面向市各部委办局、各区镇征集与市委中心工作、基层党的建设等相关的信息稿件,择优上报“共产党员”“江苏先锋”“江海先锋”等各级党建融媒体,着力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优秀事迹和前瞻经验,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