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联合培养单位着眼新录用公务员黄金成长周期,以“三比三争·幸福启航”活动为依托,以白甸镇“水乡红帆”集训营为平台载体,通过理论培训、基层实践、岗位练兵等方式,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加强理论武装,练就看家本领,锤炼务实作风,铺就成长“快车道”。
精耕“思想田” 走好入职“成长路”
“农村道路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美好生活变化的一个印记。”在学习座谈会上,新录用公务员王婷分享学习感悟。第六联合培养单位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雷锋精神等为主题开展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会等7场次,为新录用公务员搭建思想碰撞、学习交流的平台。
作为牵头培养单位,白甸镇聚焦新录用公务员的思想政治培训要求,采取课上导师领学、课间交流自学、课后实践比学的形式,全面提升新录用公务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自“三比三争·幸福启航”活动开展以来,第六联合培养单位邀请各部门业务能手开展3场以“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为主题的系列专题讲座,开设政务信息写作、礼仪培训、危险化学品监管等12门业务培训课程,组织辩论、写作和演讲等各类比赛10余场次,每月通报积分排名情况,全面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激发新录用公务员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根植“为民树” 走好基层“实践路”
“第一次站在百姓大舞台上很紧张,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市应急管理局新录用公务员葛家妮说道,“后来在师父指导下,我用大白话讲群众关心的身边事,逐渐掌握一些技巧,慢慢拉进了和群众的距离。”第六联合培养单位充分发挥“百姓名嘴”、“甸上好声音”宣讲团、“水乡红帆”集训营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已深入20多家企业和10个村居,举办理论宣讲50多场次。
“奶奶,您腿脚不好,我们来给您送点生活用品。”“很简单,我来教您怎么用微信给女儿打视频电话”“我们下周还来陪您聊天。”……结合“走基层、送服务、访民生、解难题”集中走访活动,安排新录用公务员走访村居农户、企业管理者、个体经营户300余人。通过开展理论宣讲、走访入户、志愿服务等活动,让新录用公务员在深入基层、对话群众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逐步了解基层实际,增强群众工作能力,尽快实现角色转变、成长历练。
打造“练兵场” 走好蓄能“提升路”
“白甸处于三市交界处,企业中有大量外地员工,为避免跨市通勤,我们连夜摸清企业外地员工总数,协助企业解决员工住宿问题。”谈及疫情防控工作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白甸镇新录用公务员何流有感而发。针对新录用公务员大多数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现实情况,第六联合培养单位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的主阵地,根据每位新录用公务员的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特点等,有针对性地将他们选派到疫情防控、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一线岗位锻炼,并明确一名党政负责人和一名村党总支书记作为导师,让新录用公务员有岗有责、有人指导,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岗位工作,提高履职能力。
“我们为新录用公务员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让他们在急难险重岗位上砥砺品质、锻炼能力、提高本领。”白甸镇党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第六联合培养单位将继续拓展学习形式,完善管理制度,加大交流轮岗力度,不断提升新录用公务员的素质能力、实战能力和干事活力,让他们在推动海安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新担当、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