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瞭望 >>新论传真
仲祖文:到基层去——一谈提倡领导机关干部下基层


【信息时间: 2012-06-08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当前,在中央大力倡导下,各级干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走出机关、走进基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但也有一些地方的干部特别是领导机关的干部,脚还没有迈到基层去。调查显示,去年一些机关只有7%的干部到过乡镇和村庄,20%的干部从未参加各种调研,2/3的干部参加调研在10天以下。这一现象值得重视。

  下基层少,无外乎三个原因:一是自认为工作忙,走不开;二是觉得现在资讯发达,“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事”,没必要;三是认为经常见到基层的同志,也有很多基层的汇报、文字材料,就够了。这些想法貌似有理,其实不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看到的材料、听来的信息远没有切身体会的深,技术再发达、信息再畅通、交通再便利,都代替不了干部进村入户、蹲点调研;平时合理安排、少些应酬,就能把时间挤出来下基层。领导机关的干部从基层来的本来就少,再下基层少,就很难使决策符合基层实际。一些工作部署有阻力,一些政策效果打折扣,一些实际矛盾不能及时解决,一定程度上都与决策和工作安排脱离基层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有关。长此以往,就会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危险。

  下基层需要组织的推动。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健全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建立并落实好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把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作为考核干部的硬指标,推动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拜群众为师,虚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下基层需要干部的自觉。每个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主动走出大楼,沉到农村、企业、社区去,尤其要到艰苦偏远的地方去,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贴近群众心窝,体察群众脉搏,倾听群众心声,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基层真实情况、体验群众酸甜苦辣、感知工作利弊得失,在长期联系服务群众中,不断提高为党尽责、为民服务的本领。(来源:人民日报)

最新图文

  •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