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瞭望 >>新论传真
国际论坛:读懂当代中国的新契机


【信息时间: 2012-10-11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读懂当代中国,的确如同打开一个世界级的“秘匣”。各国媒体通过深入采访报道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寻找自己的钥匙。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10月9日,大会开始受理中外记者的采访申请。有关方面表示,大会热情欢迎中外记者采访。

  10年前,500多名外国记者采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5年前,700多名外国记者参与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世界正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期待瞩目北京,聚焦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国媒体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道就逐渐升温,相关评论和分析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正式公布后,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重头新闻。

  各国媒体为什么如此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这首先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各个章节的“引言”,更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里程碑。

  读懂当代中国,须从读懂中国共产党开始。聚焦中国共产党,就是聚焦中国道路,聚焦中国的创造力。实际上,即使是对中国了解不多的外国记者,也知道只有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只有认认真真地观察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应对发展进程中巨大挑战的清晰思路,更加真切地感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

  1978年,《华尔街日报》一名叫罗伊斯特的记者来到广州,他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来华的美国记者之一。在《中国牌的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基于自己的观察,他作出了这样的判断:中国共产党人“是完全讲求实际的”。

  6年前,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如此断言:“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因为那一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3年前,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共全体会议不乏创造历史的例子”。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崛起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新。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开放性,获得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认同和褒奖。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让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更加丰满: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善于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为民造福;开明开放,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承载新希望,书写新篇章。

最新图文

  •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