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瞭望 >>新论传真
人民论坛:千难万难,问计于民就不难


【信息时间: 2013-01-0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走进太行深处,习近平感慨“如能看到真贫就值了”;深入湖北农村,李克强询问“有什么恼火事”;与干部专家交流,刘云山强调“多听一听普通群众的愿望”。岁末年初,中央领导率先垂范转作风,都体现了一个“真”字,真情务实;都突出了一个“问”字,问计于民。

  《尚书》有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政治乃众人之事。治国理政,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反之,坐在家里“憋思路”,找几个谋士“凑点子”,纵有一腔热血,决策部署也难免脱离实际,最终群众不买账、工作难收场。可见,问计于民,不只是“虚心”与否的问题,而在于,“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

  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具首创精神的,也是人民群众。总结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源泉。以群众的愿望推动发展,靠群众的智慧深化改革,这也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真谛。邓小平就说过,“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能否问计于民,不仅反映群众观念、群众立场,更体现执政智慧、执政能力。正如刘云山所言,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对人民群众要有敬畏之心,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才能明白什么叫“真心实意地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学会换位思考,做决策、定政策时才会尊重百姓愿望、体会百姓感受、维护百姓利益,也才谈得上“使决策符合民意、让政策赢得民心”。拜群众为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我们的政治智慧就能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增长,执政本领就会在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增强。

  今天的中国,正在剧烈转型、艰难爬坡,矛盾不少,困难更多。发展要有新突破、改革要有新局面,该从哪里使劲、向何处发力?破解难题,智慧就在群众之中。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向群众求教,办法总比困难多。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心拜群众为师,务实兴邦就不是一句空话,就能激发群众中蕴藏的力量;谋划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改革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改进作风就有了参照系,就能增强人民对我们党的信心,中国的改革发展就没有蹚不过的河、越不过的坎。

  当年,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给那些“遇到困难问题,只是叹气,不能解决”的人开出药方,“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创造在基层,办法在群众。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千难万难,问计群众就不难。

最新图文

  •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