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瞭望 >>新论传真
人民论坛:摒弃“谋人不谋事”的功利心态


【信息时间: 2013-02-18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在一些机关和单位,有的人“会来事”。所谓“会来事”,并不是干工作上的正事、做业务上的实事,而是使尽浑身解数攀领导、拉关系、捞资本,说穿了,是谋人不谋事。

  “谋人”与“谋事”,一字之差,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谋事”出于公心,谋的是事业发展、公共利益;“谋人”常出于私心,谋的是官帽权位、一己私利。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对比。一些“会来事”的干部,懒于做事、善于作势,自己不干事,却“音量”不小。而那些埋头苦干的干部,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成天想的是问题难题,顾不上人情世故。

  “会来事”在一些地方大行其道,说明“谋人不谋事”的歪风还相当有市场。在一些人看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见效慢、周期长,更何况干事有风险,即便干成了也未必有人知道。“谋人”则不同,八面玲珑、忙于应酬,“做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拍得好”,往往一本万利、事半功倍。

  如果任由“谋人不谋事”盛行蔓延,拉关系之风就会趁势而起,荒废了责任田、伤害了事业心。一些人的思想认识也会发生蜕变,认为“谋人者治人,谋事者治于人”,干事不如讨巧、“谋人”才是王道。更有甚者,自己不干事,对干事的人却妒火中烧,“茶碗一端,说话无边;香烟一点,专说人短”,不当运动员,只当裁判员,只吹哨不上场,涣散了工作的斗志,污染了务实的风气,破坏了健康的政治生态。

  古人云,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谋人”固然能获得一时之利,长期来看必然“心劳日拙”。因为不干事,自然虚谈废务、能力不足;因为拉关系,不免心浮气躁、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谋人”会呈现一副颟顸无能的面孔,领导不喜欢、群众不满意。“谋事”尽管暂时坐了冷板凳,但踏踏实实干工作、一心一意谋事业,做出来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才是赢得领导赏识和群众认可的硬资本。

  任何梦想,只有靠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努力,才能最终实现;一个组织,也只有谋事的人越来越多,才能朝气蓬勃。从选人用人的角度来考虑,领导干部也需要更多谋事的人,组成一支善于攻坚克难的人才队伍,解决问题、做出成绩。

  摒弃“谋人不谋事”的功利心态,形成务实之风充分涌流、干事之才竞相迸发的局面,政治生态才会不仅天朗气清,而且奋发有为。

最新图文

  •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