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瞭望 >>新论传真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人民监督 立政府公信


【信息时间: 2013-04-01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3月18日,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会议研究确定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任务分工,将《方案》分解细化为72项任务,逐项明确了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获得全国人大批准后,国务院第一时间确定任务分工并公之于众,目的在于把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机构改革不易,职能转变更难。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作为新一届国务院工作开局的关键,推进职能转变能否及时到位,事关改革大局。多年来,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住的事,而又顾不上那些应该管、能够管并且必须管好的事。砍了职能,意味着政府削自己的权、割自己的肉。因此,改革会有一些阻力。但再难也必须要做,这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打铁还需趁热。任务分工确定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新组建部门,要求抓紧完成“三定”工作,综合设置部门内设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对减少和下放审批事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整合分散在不同部门相同或相似的职责等重点事项,要求抓紧提出具体实施办法,确保落实到位;对实施改革方案需要修改法律的,要求抓紧提出有关法律修正案草案,由国务院依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同时抓紧修改有关行政法规。这72项任务分工,既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又有具体的完成时限,针对性、可操作性都很强。

  任务分工的公布是一种庄严承诺。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向全社会表明了完成改革任务的坚定决心。只有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确保改革按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提高政府公信力,才能给人民以信心。同时,任务分工的公布也是对政府履行承诺的有效监督。改革任务有没有完成、完成得怎么样?人民群众都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民群众的监督最有力,这将倒逼改革责任部门夙兴夜寐、勇往直前,做到该取消的必须取消,该下放的必须下放,该整合的必须整合,真正做到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该加强的要切实加强,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依法监管,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好方案关键在落实。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确保改革方案落实到位意义重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任务十分艰巨,需要统一部署、突出重点、分批实施、逐步推进,确保整个方案实施抓得紧、推得动、落得实。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用三到五年时间完成改革方案提出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加快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

最新图文

  •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吴新明在海安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我市召开持续推进“领导干部能力建设提升年”动员大会
  •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吴新明赴海安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
  •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来海调研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交通运输部指导组调研我市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
  •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封春晴来海调研人才企业
  •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海安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 于立忠赴基层党建联系点调研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