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与贪,一点之变,生动道出了贫与富、清廉与腐败的辩证关系。贪则贫,婪则焚。想钱财多一点,就因贫而贪,到头来只会因贪而贫,落得一无所有、身陷囹圄的下场。古往今来,反面典型不胜枚举,刘青山、张子善、成克杰、郑筱萸,都是因为不安于清贫生活,最终落得身败名裂下场。“一点”之变,实际是一念之差。人穷不能志短,为得一时享乐就动贪污腐败的邪念,难免愈陷愈深,最终走上堕落之路。
随着时代进步、收入提高,生活越来越殷实,贫似乎逐渐和我们脱离了关系,但我们依然要时刻警惕“多一点”的物欲追求,因为 “贫”不只是物质上的,灵魂上、精神上的贫穷,更容易让人逾越道义底线、法律红线去为所欲为。甘于清贫,心无贪念,艰苦奋斗,干部才能集中精力干事创业,百姓也会欢心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