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党建工作走出惠民路
先锋服务网格管理亲民惠民
走进高新区镇南街道二里社区的农民安置小区龙须花苑,一位佩戴着胸牌的大爷笑呵呵地朝记者走来。镇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二里社区支部书记张克义介绍,这位老人就是照片和联系方式都张贴在小区公示栏里的一位“楼栋长”,今年73岁的退休教师刘建。
“我就住在这个小区,我也是我们小区4、6、9号楼的楼栋长。”刘老一边说,一边带记者走进了他的“工作室”。说是工作室,其实就是刘老自己家的车棚,记者跟随刘老走进车棚,车棚里有办公桌,有几张椅子,桌上还有一本“民情日记”。“我也是今年5月份才当的这个楼栋长。”问起楼栋长的职责,刘老笑着说:“我每天都晨练,就在小区里面走走锻炼锻炼,其实就是听听小区里的住户有没有遇到什么难题,有问题我就向社区的工作人员反映。我是老党员,退休前又是教师,虽然我们这里安置的农民来自不同镇,之前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但大家都挺信任我,选我当楼栋长,没事还会到我的工作室来坐坐。你看这本民情日记,我天天都要记。”
刘老翻开了他的日记,“最近刚刚解决了一件事儿,就是我们每个楼道都装上了感应灯。”在刘老的这本民情日记里,记录了家住9号楼103室的刘玉庆反映的一件事:“我住在这里快一年了,到了晚上要上下楼都得按住手机,照着才有点亮光,我家老太婆有一次还跌了一跤。”由于小区的感应灯一直没安装,不少居民找到了刘老。情况向社区反映之后,再由社区向高新区安置办反映,经过多方协调,小区内8栋楼的感应灯全部安装到位。
像刘建这样的楼栋长,二里社区一共有35名,他们还有个名字叫“网格员”。他们细心观察小区周边有无陌生人及居民这些细节,倾听民情民意并及时反映给社区干部“网格长”,他们还及时带着各项政策向居民宣传。
“这就是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每个网格有党务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居民楼栋长等‘五种力量’进驻,党员主动服务群众。”二里社区支部书记张克义说道,“老党员、老干部在网格内有很高的威望,他们发挥作用,能全面掌握网格的各种信息,社区干部也能从他们那里听到实在话。由他们负责网格内的一些群众事务代理工作,能让身边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
据了解,全县按区镇建立了10张管理网,按村、社区划分235个分支,按村民小组、小区楼栋划分3286个责任格,把党员干部、驻区民警、专职调解员等管理服务人员分布到网格,具体负责网格内的各项服务工作。党员干部靠前服务,服务重心下移,提升了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党建工作亲民惠民。
延伸触角律师党建便民为民
为了不断延伸党建惠民触角,海安紧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需求,创新组织架构,以律师行业为突破口,成立了律师协会党总支,在全县9家律师事务所成立了5个党支部,推出了多项便民措施,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众需求。“有困难,找党员律师请求法律援助。”
成了便民为民的“保护伞”。
党总支下辖五个党支部,其中四个律师事务所独立党支部和一个联合党支部,现有党员27名。江苏慧眼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严忠明就是27名党员律师中的一位,他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今年春节假期刚过,焦港北闸改造工程正月十五刚刚开工,20多户百姓正月十六就涌上了施工工地。原来,由于改造工程施工,闸口两岸20多户居民家中的房屋出现开裂,老百姓涌上工地阻止施工,情绪非常激动。“改造工程属于连申线项目指挥部负责,相关工作人员找到了我们,我是党员律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决定要先去现场看一看。”严忠明说,他和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家一家地看情况,老百姓们一听说有律师来,非常欢迎。“一户户地看下来,老百姓反映的情况确实存在,甚至有的房屋已经是危房,我们立即与指挥部沟通,开始拿方案。”严律师说,经过努力,当晚他就向指挥部提交了一份报告:家中房屋开裂的老百姓必须立即撤出来进行安置。第二天一大早,协调会议召开,中午,老百姓全部撤出。整个事件两天处理成功,没有群众上访,也没有影响重点工程的建设进度。
“律师的身份老百姓更能接受,律师去与老百姓接触更是相当于是架起了一架沟通的桥梁,因为老百姓相信你懂法,能不偏不倚、主持公道、依法办事。”海安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沙祥生介绍,“律师协会党总支正是围绕服务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两大任务,由党员律师引导全县86名律师,充当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促进者,,真正做到了便民为民。”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海安党建工作创新力度大,以惠民党建为主体,不断完善惠民体系,搭建惠民平台,密织惠民网络,走出了一条有形有效、有声有色、有力有序的党建工作科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