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南通海安市将高质量制片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选题选材、拍摄制作、宣传推广等方面精准发力,致力打造一批让党员干部“眼前一亮、心中一暖”的精品佳作,助力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充实制片资源“素材库”。紧跟省市年度制片计划“风向标”,适时开展党员教育资源基层问需调研,通过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线下实地走访座谈,准确掌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员学习需求,做到按需制作,有效打好选题谋划主动仗。联合史志、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开展“海陵寻访”走基层活动,逐区镇调研走访,深入挖掘一批本土红色资源,整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事迹,收集一批特色亮点工作经验做法,动态建立选材资源库和选题登记表“一库一表”,为制片工作提供素材支撑。目前,已累计储备访谈视频、图文信息等资料120余份。持续放大“考核+大赛+激励”模式效应,面向基层广泛征集典型事迹片、文艺片等7类选题线索,抓好分析、研判和论证三个环节,统筹在手和申报两类选题,遴选确定年度电教片市级重点题材和交办重点题材,力求早谋划、早启动、早实施。
建好内容生产“故事板”。将制片重点内容和方向纳入年度计划,细化制片数量、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同步制定经费预算。按照“开门制片,全员参与”思路,构建专业团队负责脚本撰写、素材拍摄与修改完善,远程办负责脚本审核、演员定角与现场指导,基层党(工)委负责场地协调、后勤保障的多方联合拍摄机制,变“自弹自唱”为“最美和声”。采取“全链式管理”,将专人跟踪服务贯穿拍摄制作始终,确保配合不断链、细节不出错、问题快解决,不断提高制片工作效率。引入“中间对话、头脑风暴”,在情节编排、镜头语言、剪辑手法等方面谋创新,为党员电教片“提鲜增味”,力争作品成果叫得响、记得住、忘不了。2021年以来先后推出《与妻书》《致匠心》《养殖场里的仇大夫》等一批精品力作。其中,微视频《苏中七战七捷》《三十三年的接力支教》在第十六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把握学用结合“关键帧”。将成果运用作为电教制片最终目的,线上利用“海陵先锋”视频号、《党建之窗》电视专栏、海安党建网等平台载体,借助“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动员各区镇街道依托手机屏、电视屏、电脑屏“三屏合一”,做好宣传推介,让党教资源开发成果进入大众视野。线下用好用活237个远教站点、23个远教实践示范基地、60个远教客厅,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固定学习日等契机,组织党员集中观摩研讨;利用高凤英烈士纪念馆、洪芳事迹陈列馆等58个党性教育场馆,以及主城区商圈楼宇的42处户外大屏循环播放展示,构建多维度开放式身边学堂,为建设“15分钟远教辐射圈”提供有力支撑。将《新时代红色记忆》《最好的年华》等优秀电教片纳入青干班、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等各类教育培训班次教学内容,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强党性、提素质、践初心。(苏海远)
(苏海远)